教育部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設單位 |
2021年11月19日,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教工第一黨支部和海南省翻譯協會黨支部組織黨員和骨幹教師前往海口市江東新區聞名的紅色村莊仲恺村,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仲恺村前身為羅陳村和橹梧村,位于南渡江下遊入海口附近,總人口2100多人。1926年,被譽為“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的馮白駒來到這裡,以愛國人士、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廖仲恺的名字命名,在村中先後組建了“海口市郊第二區仲恺鄉農民協會”“中共仲恺鄉支部”,成為較早成立的農民運動組織之一;從此,仲恺村村民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堅持革命鬥争,為瓊崖革命“堅持二十三年紅旗不倒”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紅色精神延續至今影響數代人。1950年,羅陳村和橹梧村合并,正式命名為仲恺村,是海南省唯一用中國曆史名人名字命名的革命村莊。
伴随着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步伐,仲恺村與企業聯合走出了從革命老區的貧困村到紅色旅遊的發展之路,并不斷挖掘“紅色元素”, 如今,仲恺村俨然已成為黨員幹部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黨性洗禮的現場教學基地。
穿行在村中,普通的白色村牆上,革命先輩王文明、馮白駒畫像,蘇維埃政府舊址,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等元素,一幅又一幅“紅色記憶”畫作彙成了 “百米長畫鑄英魂”的紅色宣傳牆。
在村史館、仲恺農民協會舊址和仲恺禮堂,通過觀看展品和聆聽仲恺村相關工作人員的講解,黨員們了解了這個紅色村莊的不凡曆史。在馮白駒親筆題寫的“海口市郊第二區仲恺鄉農民協會”紅旗前,當得知仲恺村先輩為了保護好農協會旗,發誓“絕不出賣革命,決不讓敵人取走紅旗”,并為此做出了巨大犧牲時,黨員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仲恺禮堂一邊欣賞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女士的畫作,一邊了解老一輩革命家的英雄事迹,大家感慨沒有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付出和無私奉獻,哪裡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自貿港的一份子,一名黨員,更應該為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崗位上無私奉獻。
當天我們還順便去鋪前騎樓老街,了解海南人下南洋的曆史,感受古建築的曆史厚重感及瓊北建築風格以及自然風光,更為以“仲恺紅色文化、國際交流村”為主題的仲恺村“顔值”和“内涵”而深受感動和鼓舞。(文/圖:趙豔華,審: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