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下午與14日晚上,圍繞“一流本科專業暨本科課程”建設目标,英語系為2020級和2021級學生舉行了兩場“應用語言學”專題類“導師領讀研讨沙龍”活動。沙龍以線上形式進行,邀請了周世瑤老師和董洋老師跟同學們講解了國際應用語言學領域的新進研究趨勢、核心研究方法等,引領啟發學生關注思考英語語言學習、語言教學研究以及國内學者對英語教學研究的重要探索和發現。本沙龍由王勇老師主持,英語系兩個年級的同學參加了本次活動。


第一場專題講座由周世瑤老師領讀研讨,圍繞國際應用語言學研究動态與前沿話題展開分享。周老師結合大量統計結果,通過豐富的數據信息,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地向同學們介紹了應用語言學的前沿研究議題,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引導學生結合自身語言學習經曆觀察反思身邊值得探究的語言現象和問題。講座首先基于對應用語言學類SSCI期刊近10年的文獻梳理,着重分析了國際應用語言學研究領域的四大新趨勢,即社會轉向、多語轉向、積極轉向和生态視角,聚焦各領域研究内容。圍繞雙語教育與語言政策、語料庫語言學、以使用為基礎的理論等研究話題,結合本系課程開設情況,做了簡要解析,還分享了中國在該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其後,周老師總結評述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的發展趨勢,詳細介紹了實證類研究以及定向研究的增長趨勢,穿插解釋了諸如神經刺激技術、抽樣方法、叙事研究的數據收集方法、基于問題分析總結概括了應用語言學研究應該注意的諸如倫理問題、透明性分析過程等重要因素,進而提出相應的建議。最後,周老師還特别針對二語習得的跨學科特性提出相關的可行性研究主題,包括二語知識的複雜動态性、二語學習者社會身份以及個體能動性等。同學們積極參與,圍繞各自感興趣的話題,與周老師進行了互動交流。




第二場專題講座由董洋老師領讀研讨,主要例解了定量研究在應用語言學的應用問題。講座伊始,董洋老師向同學們簡要介紹了應用語言學的主要概念,提醒同學思考同語言有關的多種社會問題,尤其是與英語學習相關的語言教學問題。總體上,董老師指出,相比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擁有更強的客觀性和可複制性。因此,本專題基于近10年中外核心學術期刊(SSCI和CSSCI)文獻的梳理結果,篩選采用定量研究實驗方法開展應用語言學研究的典型文獻,進行解釋和說明。通過介紹主要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QCA、元分析、路徑分析、差異性比較分析,結合具體案例以及豐富的圖例,向同學們介紹了運用這些研究方法開展實證語言教學研究的重要步驟和結果。同時,還結合相關論文,介紹了語言研究中提取研究樣本,對統計數據進行科學檢驗的方法手段。通過比較常用四種定量研究法的優缺點,針對不同應用語言學的、選題提出定量分析建議,拓寬了學生對專業發展方向的認識和理解,激發同學們學習語言、分析語言現象、思考相關語言研究議題的興趣。
據悉,英語系基于國家一流本科專業與課程建設,努力探索内部提升的途徑與方法,圍繞本學科專業多個主要方向,圍繞多個不同主題,不定期邀請本系不同專業方向的老師為各年級英語專業學生舉辦一系列導師領讀研讨沙龍活動。旨在分年級培養提升學生融通中外古今隔閡的多元英語識讀能力,啟迪中西文化互鑒思維,提升批判性思辨與鑒賞能力,增強其中國文化、中國智慧的國際化表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