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動态 正文
    17 2021.05
紅色足迹海南行丨瓊海站:訪全瓊武裝總暴動首戰遺址,探開國上将戎馬一生歲月,賞南海水下文明遺迹
日期:2021.05.17 點擊:

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弘揚“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瓊崖革命精神、“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特區精神,引導全院大學生骨幹厚植愛黨愛國、愛島愛校的濃烈情懷,積極投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偉大時代洪流,根據學院黨委、上級團組織要求和《共青團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委員會關于開展大學生骨幹“紅色足迹海南行”實踐教育的通知》部署,2021年5月16日,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師生代表來到了此行的第一站——瓊海市。



01訪全瓊武裝總暴動首戰遺址



學院團委書記闫治帶領大家重溫了入團誓詞,“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堅決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為共産主義事業而奮鬥”,铿锵恢宏的誓詞,強烈震撼着在場的每一位同學,一字一句,神聖而豪邁,铮铮誓言,體現了青年學生對黨的無限忠誠,堅定了入團使命,奮鬥初心。

學院學生會副主席孟浩烨帶領大家重溫了學生幹部誓詞,“......堅定信念,服從大局;學融中外,明德求新......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積極努力為學院發展貢獻青春力量”,讓學生幹部重溫宣誓時的莊嚴承諾和堅定決心,在團旗下接受心靈的淨化和洗禮,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工作,切實發揮學生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

學院學生會主席劉鑫宇現場講題為《椰子寨戰鬥》的微團課。“1927.9.23”椰子寨戰鬥,是全瓊革命武裝總暴動的首戰,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統治,全面揭開了瓊崖革命武裝鬥争的序幕,成為瓊崖革命軍隊誕生和武裝鬥争紅旗樹立的标志,為瓊崖堅持長期的革命鬥争奠定了基礎。

全場師生齊唱《光榮啊,中國共青團》。對曆史來講,團歌是一種傳承;對未來來講,團歌是一種擔當。對于每一個共青團團員,甚至每一個中國的年輕人來說,都應該記住這首歌,記住這首歌的精神所在,一代代地傳唱下去,用歌聲傳遞正能量!



02探開國上将戎馬一生歲月



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謝晨曦現場講題為《周士第将軍》的微團課。周士第是海南瓊海人,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192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先後擔任“葉挺獨立團”團長、紅二方面軍參謀長、八路軍120師參謀長、晉綏軍區副司令員、晉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18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0年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周士第是中國人民軍隊久經考驗的優秀的軍事指揮員,無産階級堅強的革命戰士。周士第黨性強,作風正派,襟懷坦白,光明磊落。他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艱苦樸素,從不計較個人名利。幾十年來,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為黨為人民工作。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


 

《光榮啊,中國共青團》的歌聲在将軍故裡再次響起,這是對将軍的深切緬懷,是對英雄的無限崇敬,是對未來的責任擔當。閃光的團徽,像青春的火焰燃燒在我們心間;高昂的團歌,指引着我們永遠跟黨走——紅心代代永不變!



03賞南海水下文明遺迹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集收藏、研究南海相關文物資料于一體,充分展示南海人文曆史、南海自然生态、南海文化遺産保護、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經貿交往、文化交流,是“一帶一路”的展館和南海文化交流的平台。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副館長(主持工作)辛禮學應邀為大家講題為《追溯南海人文曆史,探索南海水下遺産》的南海曆史文化專題團課。團課主要分為南海自然地理、人文曆史、水下文化遺産、深海考古探索四個模塊。辛禮學首先介紹了南海的地理位置基本情況,展示我國南海闆塊地圖。人文曆史部分則以時間軸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從兩漢到新中國成立以來南海人文曆史的發展脈絡,從南海的發現、命名、開發利用到現當代行政區規劃管理。而在水下文化遺産中發現了大量珍貴的曆史遺存,海域沉船中發掘出的水文物不僅豐富了南海曆史文化内涵,更彰顯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特有的文化魅力。深海考古探索中展現出的是現代化大國科技探險技術,以“科技+考古”的方式助力我國深海考古事業邁向新征程。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師生還參觀了《故宮故鄉故事——故宮博物館藏黃花梨沉香文物展》《八百年守候——華光礁1号沉船文物展》等主題展覽。



短短一天的時間結束了,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師生不舍地登上返回海口的大巴車,有些同學說還不盡興、還會再來的,有些同學開始期待下一站的活動了,這就是實踐教育的魅力吧!

文昌、定安,我們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