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動态 正文
    10 2014.01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Willy. A. Renandya博士應邀到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進行冬季小學期授課---專題報道之五
日期:2014.01.10 點擊:

1月8日下午,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Willy A. Renandya 博士為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老師們開設了題為Are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Really Useful?(語言學習策略是否真的有用?)的講座。講座由白麗芳老師主持,彭曉華副院長以及外院衆多教師都參加了此次講座。

Willy 從英語學習的本質引入話題--英語學習策略的有用性。他認為英語學習的本質更大程度上是Implicit(隐性)而非Explicit(顯性)、重Meaning(意義)而非Form(形式)、應多Doing(實踐)而不隻是Thinking(思考)。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始于Joan Rubin, Rebecca Oxford等著名學者。緊接着,他指出對于英語學習策略對EFL(英語為外語的學習者)而言是否真的有用,存在着兩大對立的觀點。一種是以Larry Vandergrift等學者為首的支持派,另一種是以包括Michael Swan 以及Willy 自身在内的反對派。反對派對支持者們提出的英語學習策略的有用性提出了質疑,尤其是對低等英語水平的外語學習者。Willy認為英語學習者的英語水平隻有達到一定程度(above the threshold level)才有能力去使用各種英語學習的策略并更高效地提升英語水平。此外,他還指出學習策略與很多變量(age, genda,etc.)都相關,這為策略研究提供了參考。Willy接着以英語聽力為例,指出低水平聽力學習者(poor listeners)加上系統的策略訓練(Systematical Training of Strategies)并不能等于好的聽力學習者(good listeners),并以實證研究結果證明了此觀點。Willy用自己與張文芳(2005)的一項實證對比研究表明:策略對聽力學習者特别是低水平聽力學習者的作用不如有趣的聽力材料的反複輸入大。主要原因在于低水平聽力學習者在基本的解碼(Decoding)階段存在問題,因而達不到同時兼顧使用所學策略的能力。Willy還指出了聽力過程中的十大常見問題,這對英語教學特别是聽力教學啟示頗多。最後,總結認為:學習策略也許在其他地方适用,但對英語作為外語的初學者(EFL)而言其有用性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讨。

在提問環節,老師們就學生們在精讀、泛讀,語音操練上使用的策略及其有用性進行了有益的探讨。整個講座内容詳實、論證有理;邏輯清晰、環環相扣;幽默風趣、互動頻繁;既有理論深度,又具實踐的廣度,拓展了老師們對策略教學的理解,引發了對策略教學新的思考,起到了非常好的學習交流的效果。

Willy A. Renandya 博士在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