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日下午, 社科樓C312迎來了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南冥壇席”第十三場學術沙龍。本場沙龍的主題是“公共外交課程群建設的整體設計、探索與實踐”暨“公共外交課程群啟動儀式”,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黃丹英副教授主講,楊國良教授主持。金山院長和外院教師骨幹教師均到場參加研讨。
楊教授以宋美齡和周總理在增進中美關系中展現的傑出外交能力開場,提出了公共外交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同時強調,本次公共外交群建設契合時代需要,以博鳌亞洲論壇等外交性活動為依托,為外院師生共同力推的項目。
金山院長指出,本次公共外交課程群的建設得到校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以“一帶一路”倡議和“多元文化共生的命運共同體”外交思想為指導,來培養“多元文化人”。他還指出,可通過跨學科研究,拓展科研視野,提高科研水平。金院長提出了本次公共外交課程群建設的兩大思路:第一是可立足區域,體現特色,具體可包含公共外交理論、跨文化交際、海南文化、中國文化、歐美文化、日本文化和俄羅斯文化;第二條是将把公共外交運用到外語理論,也可利用學科優勢,例如語言學、跨文化交際、翻譯學等與公共外交結合,推動公共外交學科的系統理論研究。
金院長還指出,本次公共外交課程群建設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力争建成國内外語屆具有領先水平的特色課程群,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原創性科研成果,同時力争在公共外交科研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根據初步構想和設計方案,将于2017-2018學年為英語系和商務英語系、日語和俄語系本科生,以及研究生課程安排公共外交選修課。同時,還計劃聘請新聞發言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趙啟正教授予冬季小學期進行專門的授課。
黃丹英副教授指出,中國跻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世界關注度上升,為消除外國對我的偏見和誤解,以“構建命運共同體”等新型外交思路為指導,更好推行“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中國需要争奪國際話語權,講好故事,傳播文化,增強溝通,尤其是民心互通,才能實現中國和平發展,合作共赢,闡明公共外交意識和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她還指出,作為全國第三大僑鄉,海南擁有諸如博鳌亞洲論壇等公共外交平台優勢,外院師生可依托本土化優勢,展開科研立項,亦可與政府企業等合作,校對海南地區的中外互譯内容,例如政府高校網站的中英文簡介、公共服務标語等。
她以開設公共外交選修課為實踐經驗,分享了教學大綱的内容與設計,即培養多元複合型應用人才,幫助學生關注國家政經發展,具備國際視野。通過掌握公共外交相關知識,參與公共外交實踐,提升語言應用能力,與不同文明對話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等。通過授課實踐,她得出,要借鑒不同學科的研究方法,運用語言技能,将語言學知識運用到跨文化交際、國際關系和傳播學等研究中去。她指出公共外交理論課,可包括公共外交模式,文化外交,公共外交與國家内外形象等,其中文化外交包括以英語為媒介的多元跨文化交際,這就需要學生既要了解英語變體,如印度英語、新加坡英語等,又要會用英語表達中國,才可确保信息的準确輸入和輸出。
在沙龍交流環節,老師們各抒己見。有老師提出在職業外交貧民化和外交隊伍多元化的背景下,樹立學生公共外交理念,培養公共外交人人可為的意識,培養學生合理的公共外交立場,面對不實言論,能夠理智平和,運用外語思維組織語言,沉着應對。有老師認為,面對我國全球文化産業占比低的現狀,與文化強國之間的貿易逆差等,授課内容除了理論知識外,還應給予學生戰略指導。例如,如何客觀真實地宣傳中國形象,既樹立正面形象,又不規避問題,如何介紹中國核心價值觀,又如何回應敏感話題等。老師指導後,學生應具備戰略意識,把握話語方向,輸出本土文化,成為與不同文明對話的文化使者。有老師提出,在公共外交教學中應将旅遊、商務學科等與外語有機結合。有老師建議由于此課程群由多位老師授課,課程群可建立資料庫,達到信息共享的效果。關于授課語言,有老師認為公共外交的理論知識可用漢語教學,而諸如跨文化交際、文化等知識則宜使用雙語教學。
關于建設公共外交課程群的讨論,楊教授認為,學院和學校要有社會承擔,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培養一批兼具國際意識和視野,并關注國内外大事的外交後備力量。金院長強調,高校應當承擔起培養人才,文化傳承,知識創造,社會服務的四大責任;高校就是一個把學生培養成應具備社會适應能力,可承擔國家責任,并關注國家命運的地方,而外語學子與外國人接觸,就是公共外交的參與者,學院就需培養好學生的公共外交意識和能力。
整場沙龍學術氣氛濃厚,大家集思廣益,為建設好公共外交課程群籌謀劃策,群策群力。金院長鼓勵大家從各自擅長的方向着手進行跨學科突破與創新,把公共外交課程群辦出特色、辦出品牌。兩個半小時的熱烈讨論意猶未盡,大家共同期待第十四場學術沙龍的精彩開講。
撰稿:2015級英語口譯王旭
攝影:2015級英語筆譯陳世佩
沙龍現場1
沙龍現場2
沙龍現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