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海南島進入雨季,炎熱的空氣中彌漫着潮濕的氣息,可是今天卻意外地晴了一天。就着好天氣,我們前去拜訪榮獲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第四屆“十佳教師”榮譽稱号的史康老師。
史康老師是江西南昌人,南昌在古時被稱為洪州,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美譽。位于江西廬山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洞書院更被評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江西留下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千古名句,“臨川四夢”更使我們浮想聯翩。史康老師也一如他的家鄉,溫文爾雅、文質彬彬。
出身于書香門第的史康老師,他的父輩、祖輩都是教育工作者。在他的人生經曆中有許多優秀老師為他樹立了好榜樣,在耳濡目染中,史康老師也懷着對教育無比的熱愛踏入了這神聖的行業。
第一次登上講台的時候,史康老師隻有23歲,這時的史康老師正面對着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換。每當在課堂上與和他年紀相仿、甚至比他年紀還要稍長一些的學生相遇時,他也會有些許不安,但在日後與這些學生們相處的時光卻令史康老師終生難忘。這些學生是他從教以來的第一批學生,正是因為年紀相仿,他們亦師亦友,逢年過節包餃子,學生們都會叫上史老師,有什麼煩心事也坦誠相待。特别是有一次,史老師因為喉嚨發炎無法說話,但為了不耽誤課程進度,史康老師仍然堅持上課,這樣特殊而又令人動容的上課方式持續了兩三個禮拜,學生們非但沒有抱怨,反而更加認真,超額完成了學習任務,這樣的師生關系也正是我們目前所追求的。所以,當我們問起史康老師在他的教學生涯中遇到過的感動瞬間時,史康老師回答:“我很感謝我從教以來的第一批學生,是他們給了我自信、給了我鼓勵,也是他們,讓我對這份事業多了一份熱愛。”
針對當今大學少數師生關系冷漠的問題,史康老師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為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二是老師自身存在着一些教學質量的問題。當今互聯網日益發達,智能手機普及率高,學生們的注意力被分散,沉迷于手機世界,不僅患上了“手機依賴症”,更是成為“低頭族”,嚴重影響到聽課效率。但同時,史康老師呼籲老師們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豐富自己教學的方式方法,用富有激情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内容将同學們重新吸引到課堂上來。這樣一來,師生之間的冷漠也就渙然冰釋了。
從業15年的史康老師積累了豐厚且實用的教學經驗,在這裡,他與我們做了分享。就備課來說,史康老師創新性地提出“三備”,即“備教材、備學生、備自己”。“備教材”對大部分老師來說相對簡單,備好課程,準備好教學内容即可。但是“備學生”和“備自己”對許多老師來說卻是一件難事。“備學生”就要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群體使用不同的教學語言和教學方式,即因材施教;“備自己”是指為人師表,老師的“教态”要端正,上課要帶着激情,做好個人情緒管理。在教書的同時,更要注重育人,培養學生們的人文情懷和情操,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三觀。同時,史康老師強調在教學方法方面要不斷創新,時代在不斷變化,教學對象的年齡層次也漸趨多元化,教學手段必須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才能使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史康老師站上了三尺講台以來,從未缺席,他手執講義,激情四射,心中似有一盞明燈,照亮了他的初心,長明不滅。他是一座石橋,要把學生一個一個送往知識的殿堂。
我們贊美他,喜愛他。
(采編:陸穎 鄒雅慧 李天祎 責任編輯:張乃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