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劉寶軍教授受邀為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公共外交+”課程群教師進行了題為“馬來西亞三亞回民後裔社群情況研究”的講座。金山院長、黃麗芹書記、白麗芳副院長出席講座。
劉寶軍教授首先詳細介紹了馬來西亞華僑的人口比例以及其發展曆史,指出華僑移居馬來西亞的曆史雖相對較短,但其占居住國人口比重卻最高,是海外華僑研究中不可忽視的對象。随後,劉教授深入描述了三亞回族在馬拉西亞發展的曆史緣由、經過及影響。他認為槟城、邦各島、普濟島之所有成為三亞回民的居住中心是受到了地理影響,體現為三亞和三個島嶼之間的地緣相似性。以哈書章、高振傑為代表的華僑精英的生平為主線,劉寶軍教授還探讨了三亞回民與馬來西亞曆史親情關系:1941年至1989年期間受戰争等因素的影響,三亞回民與馬來西亞僑民之間的親情交流出現了溝通斷層;1989年始至今,随着中國的對外開放及社會穩定,馬來西亞僑胞與三亞回民的“尋根”訴求日漸強烈。現今,兩者的親情紐帶不斷增強,“尋根”之旅愈發頻繁,這為 “一帶一路”倡議在馬拉西亞的發展起到了較好的助推效用。最後,劉寶軍教授向大家展示了大量其研究調研過程中所獲取的寶貴的曆史文獻與影像資料。
交流階段,金山院長就馬來西亞華僑發展與印度尼西亞華僑發展進行對比,并與劉教授探讨了兩者多方面存在的差異及深層動因。黃麗芹書記則就華僑在馬來西亞的教育體系與教學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與見解。王熙老師、黃丹英老師均闡述了對馬來西亞華僑生活現狀的觀察與發現。講座激發了在座老師們對馬來西亞華僑在與中馬文化互融、親情交流中所扮演角色的強烈興趣,促進了中馬學術的深層交流。
(文:張瑛;圖:周海棠)//www.hainanu.edu.cn
講座現場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