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王 勇 教授
主持人:金 山 教授
時 間:2025年3月7日 15:30-17:30
地 點:社科樓C318
摘要:
古往今來,人們幻想有一種國際通用語,以進行跨文明對話。19世紀以來,語言學家嘗試人工合作世界語,理想終未成真。然而,人類上下求索的“世界語”,早在隋唐時代已在東亞付諸實施。千餘年來,東亞各國借助漢字,成功實現跨語言、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當今全球化趨勢日新月異、互聯網走入千家萬戶,語言成為跨文明交際的最大障礙。回顧東亞“世界語”誕生契機,展望未來世界格局中漢字的巨大潛力,無疑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
簡介:
王勇,曆任杭州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浙江大學亞洲文明研究院副院長、日本研究所所長。專事東亞文化交流史研究,2015年因首創“書籍之路”理論獲“國際交流基金獎”(繼夏衍、孫平化之後第三位獲獎中國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東亞筆談文獻整理與研究”(2014)、“日藏近代中日外交珍稀資料研究”(2023),緻力于架構“以中國文化為源頭、國學研究為基礎、多元文明為視野、比較研究為方法”的新東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