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正文
    19 2024.11
南冥壇席第158期:鄭州大學葛繼勇教授為我院師生做學術講座
日期:2024.11.19 點擊:

2024年11月18日上午,在社科樓C318室,鄭州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主任、亞洲研究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葛繼勇教授應邀為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師生帶來一場題為“日本國号與王後(天皇後)”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金山教授主持,吸引了衆多研究生和教師的熱情參與。

圍繞日本國号的由來、天皇号的誕生及其曆史演變等關鍵問題,葛繼勇教授展開了深入細緻的探讨。通過考察墓志銘文、日記、漢詩、和歌等多種文獻資料,結合傳世文獻記載,系統梳理了“日本”國号和“天皇”号的“前生今世”,并揭示了其誕生的曆史脈絡。

葛教授首先講述了武則天和天皇号的密切關系,通過展示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像的圖片,指出該佛像仿照武則天形象建造,并介紹了唐高宗将稱号改為天皇和天後的曆史背景。接着,他詳細闡述了國王号由“王、大王”改為“天皇”的曆程,以及《隋書·倭國傳》中“大王”改為“天子”的記載,體現了古代君權神授的思想。在談到天皇号的誕生時,葛教授特别提到了天武天皇時期《淨禦原令》的頒布,這一法令制訂了國号和天皇号。唐玄宗時期,根據《張九齡曲江集》,唐玄宗将“すめらみこと(皇尊)”天皇号錯認為王的名字。宋太宗時期,日本國号和天皇稱謂得到中國承認,開始逐步認可日本的地位。

此外,葛教授還探讨了“日本”國号的由來,井真成墓志銘文等史料記錄了“日本”這一國号的誕生,并介紹了《大寶令》在日本國号确立中的作用。他還就日本國号的漢字讀法演變、日本國家意識的提高以及與中國關系的變化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講座結束後,金山教授對葛繼勇教授的精彩講座表示衷心感謝,并高度評價了他的學術造詣和史料運用能力。金山教授認為,葛教授的講座不僅揭示了日本國号和天皇号的神秘面紗,也為中日友好交流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他鼓勵同學們在學術研究中要大量閱讀文獻、積累知識,以更好地開展學術研究工作。(圖/文:2023級英語語言文學 胡妤;審核: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