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正文
    25 2024.11
南冥壇席第160期:甯波大學陶久勝教授為我院師生做學術講座
日期:2024.11.25 點擊:

20241122日下午,在社科樓C318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甯波大學文學跨學科研究中心主任陶久勝教授應學院邀請,為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與英國早期資本主義市場價值焦慮”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院長白麗芳教授主持,吸引了衆多師生熱情參加。

講座伊始,陶教授指出将文學作品與其他學科進行跨學科分析的可能,并簡要介紹了《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的故事背景。《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是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首次出版于1609年。該戲劇講述了古代特洛伊戰争背景下的悲劇愛情故事。藉由此本書籍,陶教授引出了本場講座的主題——《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與英國早期資本主義市場價值焦慮。

陶教授從三個方面讨論了《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這一戲劇中折射出的資本主義内容,及其背後所反映的人與貨币之間經濟地位轉換折射出的情感變化。從早期資本主義時期貨币與商品的價值理論入手,分析書中海倫及其他人物的價值來源争論以及莎士比亞時代商品(人物)的外在價值焦慮。圍繞戲劇中關于“海倫”這一主人公的價值所産生的争論——“人的價值究竟是否可以用貨币衡量?陶教授進行了深入的講解。首先,就女性和貨币之間的相似性進行探讨。西方中世紀時代背景下,商品經濟的發展促使女性身份價值逐步商品化,女性身份面臨的流動不穩定特性和貨币所具有的特質實現了統一。其次,陶教授通過劇中女性和商品之間擁有的共同特質,探讨了由其内外價值相似所産生的類比語言,進一步發掘女性商品化、市場化背後所體現的意義。人作為商品代入衡量标準,商品的稀缺性效應在人的身上體現出來,人的多元化意義被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标準統一的市場化評斷,展示了傳統的靜态價值對動态市場價值的妥協。最後,對作品語言背後的價值情感進行的分析。莎士比亞時期,面臨傳統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現實的秩序危機,市場作用引領下的主觀價值判斷促使文學作品中主人公的語言蒙上了一層欺騙性色彩,作品對重商主義時期加強政府監管職能的呼籲暗流湧動。

陶教授知識淵博、旁征博引,将文學作品和經濟之間的内在聯系抽絲剝繭,再環環相扣,體現了文學和其他學科之間的内在關聯性,以及搭建跨學科分析橋梁的廣泛現實性。從經濟視角切入文學作品,分析人作為貨币的隐喻語言以及文學作品對邊際效應等經濟學理念的應用,鼓勵同學們要不斷探索研讀文學的新視角,學會以史為鑒,打破學科壁壘,将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方法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研究思路和解決方案。為增強人文學科的現實關注度,實現文學與經濟學科的融合發展提供契機。在問答交流環節,陶教授耐心為師生解答了有關如何發掘文學研究新視角、如何将各個學科的知識切實應用于文學研究,實現創新與發展等問題。

講座最後,白麗芳教授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對陶教授的精彩發言表示誠摯的感謝,鼓勵同學們在學習中踐行陶教授“大膽想象,小心求證”的精神,并提出未來進一步交流學習的邀請和期待。

(文/圖:2023級英語語言文學 馬钰羚;審核: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