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9日,北京大學俄羅斯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張冰博士應學院邀請,在騰訊會議為我院師生做了一場主題為“‘世界文學’概念中的異質文學——以中國文學在俄羅斯的傳播為例”的雲講座。講座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呂卉副教授主持,校内外百餘名師生參加此次講座。

講座圍繞兩部分展開。第一部分介紹始于世界文學交流發展長河中的中國文學在俄羅斯的傳播轉譯、改寫和改編。以中國文學在俄羅斯為背景,介紹了世界文學概念中的異質文學。她認為,俄國早期譯介中國文學作品較為普遍,三四十年代在中國興起的蘇聯文學翻譯說明中國的俄羅斯文學翻譯潮流受到世界文壇熱點的影響。在《伊戈爾遠征記》裡,最早的出現了關于中國的訊息,随着不同的曆史階段在不斷的增加。第二部分介紹俄羅斯的中國文學翻譯。按照不同的曆史階段梳理了中國文學進入俄羅斯時的特色。她介紹到,十月革命後,俄羅斯由于政治制度、意識形态、學術研究以及蘇聯與中國關系等原因增加了對中國文學的熱情,俄羅斯的中國文學翻譯和研究都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特殊時期;20世紀50年代至今的中國文學在俄羅斯的譯介經曆了洪流、低潮和漲潮,在後期,很多譯的文藝作品水平并不高,翻譯水平較低,所以讀者少,印制作品無人問津。最後王冰研究員認為不同民族的文學有不同的發展和特點,各民族文學又總是通過各種方式處于相互聯系交流的“世界文學”之中。翻譯對于異質文學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後,呂卉副教授對張冰研究員的講座表示感謝。她認為很多信息對我們來說都是十分新穎的,異質文學就像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文學也是這樣,就像俄羅斯人比較詫異為什麼中國最流行的、認知度最高的是維塔斯,這都是異質的現象。就像中國的四大名著在國人和外國人眼中是不一樣的,文學在自己的眼裡和别人眼裡也有差異。中國文學進入俄羅斯和俄羅斯文學進入中國是洪流與溪澗的區别,差異度較大。這就中俄以後的文學交流和文化交流都提出了更深化的任務。對現在的學生來說,我們要用俄語去講中國故事。(圖/文:18級英語筆譯楊秉月;審核:許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