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下午三點半,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南冥壇席”第三十五期學術沙龍在社科樓C312舉辦。杭州電子科技大學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學科帶頭人、非洲及非裔文學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譚惠娟教授為我們帶來了主題為“拉爾夫·艾利森與馬克·吐溫的文學修辭”的精彩講座。彭曉華副教授主持了本次沙龍。
譚惠娟教授首先探讨了曆史、政治與文學書寫之間的關系,并結合《湯姆叔叔的小屋》指出文學修辭與文學批判對政治存在影響力,且文學修辭策略越高,其政治批判效果就越強,馬克·吐溫與拉爾夫·艾利森都屬于這樣具有高超修辭技巧的作家。作家們在對戰争批判的過程中選擇的其中一個主題是“逃逸”,《紅色勇氣勳章》、《波士頓人》及《一場失敗戰役的個人秘史》都表達了作家們與主流傳統價值觀中的英雄主義抗衡的思想。
接着譚教授以馬克·吐溫的作品《哈克貝利·費恩》為例,分析了馬克·吐溫藏而不露的文學修辭以及體現的種族批判思想,他模糊了文明和野蠻的差距,打破了傳統美國文學創作中的“純正英語”的優越感。随後,譚教授分析了馬克·吐溫的文學修辭對以拉爾夫·埃利森的影響,她認為後者的《無形人》是對“逃逸”主題的拓展和深化,因為主人公在成長過程對不同社會權勢的了解與認識,都在一次又一次的逃逸中體現,埃利森不動聲色的文學修辭蘊含着反諷意味,是對白人主流文本和主流文化的超越。
最後譚教授總結道:拉爾夫·艾利森與馬克·吐溫的文學修辭是美國小說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作品體現的英雄主義是對美國種族問題的藝術性批判,更是對美國文學内涵的豐富和深化。修辭是當下解決世界沖突的重要手段,通過修辭可以構建社會體系和社會秩序。
在提問環節,現場師生就大型戰争所帶來的文化反思、修辭是否可以作為解決沖突問題的直接手段、批判話語對秩序的重構、文學修辭的适用範圍以及如何解讀作品中的隐喻與譚惠娟教授進行了深入的探讨。
整場沙龍學術氣息濃厚,師生們受益良多,近兩個小時的交流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大家共同期待第三十六期學術沙龍精彩開講。
攝影、撰稿:2017級英語語言文學碩士 張靖//www.hainanu.edu.cn
譚教授在講座中
//www.hainanu.edu.cn
講座現場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