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正文
    27 2024.03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南冥壇席”第一百四十四期學術沙龍成功開講
日期:2024.03.27 點擊:

3月26日下午,廈門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日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華日本哲學會常務理事、中華日本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華南分會常務副會長吳光輝教授,為我院師生做了一場主題為“跨文化形象學的理論建構的嘗試與批評”的線上講座。講座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楊帆教授主持。

吳教授以“新學問的時代”為序言,引入各大家的理論,介紹了自己如何關注到跨文化形象學的曆程。接着,吳教授從跨文化形象學的提出與演繹、跨文化形象學的嘗試與批評,兩大部分進行闡述。第一部分是跨文化形象學的提出與演繹。這一部分,吳教授基于周甯教授的提出的三組問題,講到了做跨文化學的研究應該關注哪些方面,以及研究中國形象的意義。然後,吳教授又深入講解了其自身的三次理論建構過程,一是思考如何賦予“中國形象”這一概念内在建構的多重性的文化意象,二是思考如何看“中國形象”這一範疇,三是思考何謂近代,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式現代化。

吳教授提到,基于這三次思考,他是如何開始跨文化形象學的理論與批評的。在這第二大部分,吳教授講到了“中國形象”的研究、話語權的争奪、話語體系與叙事策略的建構等方面,以及他的三個論斷:一是以中國形象為研究對象,嘗試提出“形象是體驗與想象的悖論”;二是嘗試确定“他者形象是自我意識的延續”;三是繼承周甯教授試圖挖掘的西方話語霸權西方現代性的原理,乃至由此而形成的文化自覺或者文化重建的使命下的“文化批判”,将“日本的中國形象”作為研究對象一直貫徹到底。最後,吳教授還給出結論,何謂“跨文化”(Cross-cultural studies /Holocultural Studies),如何把握 Cross/Trans/Inter(越境),以及“跨文化”與“自我言說”。

  講座的最後,楊帆教授對吳教授本次的講座緻以誠摯感謝,并對講座内容進行了簡單總結,表示吳教授此次講座的信息量非常龐大,涉及古今中外,為我們打開了思路,收獲頗多。在交流提問環節,金山院長也表示,對吳教授跨文化形象學的系統闡釋非常敬佩,對我們日後的中國形象研究也有所啟發,希望外院廣大師生向吳教授學習做學問的方法。(圖/文:23級英語筆譯劉海麗;審核:許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