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日晚上7點30分,蘇州大學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孟祥春副教授應學院邀請,在騰訊會議為我院師生做了一場主題為“中學西漸:言說什麼,如何言說?”的雲講座。講座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馮軍博士主持,校内外近三百餘名師生參加此次講座。

講座伊始,孟祥春副教授認為雲講座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機會,可以更便捷的進行資源共享。孟祥春副教授的講座圍繞四部分進行。第一部分介紹中學西漸及中國在西方的形象演變。他認為,中學西漸是指中國思想文化學術向/在西方的傳播,采用“拿去”和“送去”的方法。中國在西方的形象演變主要經過以下三個階段:震驚——憧憬/美化(13世紀中期)、蔑視/醜化(1800-21世紀初)以及重新審視與适應期。漢語、長城、孔子等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文化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中國,而我們也是中國文化的見證者與參與者。第二部分介紹中學西漸:言說什麼?孟副教授認為,我們應言說的内容可用十個字來概括,即:思、史、實、群、治、文、藝、言、情和趣。在言說時,應選取具有世界性的“中國性”内容,思想文化與文學藝術居首,切忌自我中心主義、自我東方主義、異化與邊緣和政治不正确。并以林語堂的個例闡明應選擇富思想、有趣味、可啟迪、能增益的文本。第三部分介紹中學西漸:如何言說?孟副教授以“桃花源”、“天人合一”等的英譯生動形象地說明在言說時應注重文化自信、求同存異;語取東西、為意當厚;為辭宜簡、譯寫結合,互相涵容等。他認為,我國的硬實力是雪中送炭,軟實力是錦上添花。第四部分介紹啟示與建議。孟副教授認為,言說内容有宜有忌,應合理選擇;要給予譯者更大的權力,從譯者變成譯寫者;“中學西漸”應服務于“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等。

最後馮軍博士作總結,孟祥春副教授的講座非常有深度,富有詩意。他的原創翻譯對我們的翻譯活動具有啟發作用。廣大師生在本次講座中收獲頗多,現場一度引發點贊狂潮。
(圖/文19級英語筆譯:楊秉月;審核:許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