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正文
    02 2020.01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南冥壇席”第七十七期學術沙龍成功開講
日期:2020.01.02 點擊:

2019年12月31日下午,日本“日中口述曆史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李素桢教授與研究會理事田剛教授應邀面向本院研究生開展了《日本侵華老兵口述證言》的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金山院長主持,肖豔玲副院長,日語系主任李明玲老師等出席。 首先,李素桢教授以《侵華日軍在“新京”動物細菌武器開發的口述調查》為題,内容分四部分展開:一是講述做“侵華老兵口述證言”緣起。李教授在對日本學生及在日中國留學生的調查中發現日本學生“隻知被害而不知加害”的情況,必須進行“真實的曆史教育”;二是對“口述曆史的認識”。她表示,口述曆史是一種“看得見,摸得着,可以對話,有鮮活細節”的曆史。研究會的工作理念是“搶救活的記憶,讓日本曆史經曆者留下口述曆史。”;三是協會的相關工作内容以及日軍在“新京”動物細菌武器開發的研究的口述曆史事實。李教授舉出“鐵證”,解密了關東軍孟家屯遺址和日本侵略者動物細菌開發研究的機構及其内容。四是對訪談的具體流程進行了介紹。李教授用八個字總結他們的工作,即“解密、補白、溝通、共建”,并總結出了“四者”工作經驗,即做“真誠的傾聽者、理智的引導着、寬容的接納者、完成夙願的責任者”。 田剛教授的主講題目是《日本人口述侵華史調查-“采訪者-受訪者”模型探讨口述曆史的狹義與廣義》。田教授從以下方面展開講解:一是研究會開展活動的背景與目的,即華人學者民間獨立調查團以搶救曆史紀錄,促進友好和平為目的開展的“獨立客觀第三方”研究活動;二是口述曆史的意義。口述曆史可以與現有其他資料差異互補,從侵略者角度去了解曆史。田教授不局限于傳統曆史學,也在量子力學,語言哲學等跨學科交叉角度有理論性的思考;最後,田教授提出了日本侵華口述史的“金字塔”結構模型,也通過數理統計得出僞滿洲的“僞”到底“僞”在何處。 最後,兩位教授也耐心解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通過本次講座,李素桢教授與田剛教授為學生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模式、一個新的研究方向。也為理解中日關系提供好了一個新思路、為促進中日友好提出了新觀點。 (攝影、撰稿:19日語筆譯 汪旺;審核:許環明)

講座現場

現場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