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正文
    26 2019.03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南冥壇席”第五十六期學術沙龍成功開講
日期:2019.03.26 點擊:

2019年3月15日下午3點30分,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張廣翔教授在社科樓C115為俄語系師生做了題為《帝俄現代化》的學術講座。講座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俄語系主任呂卉副教授主持。

張廣翔教授是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曆史與文化所所長,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俄國經濟史和社會史。主持國家和省級項目6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高校人文社科學者期刊論文影響力排行榜世界史學科第一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世界現代史教材編寫課題組首席專家、東北師範大學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蘇東史研究會副會長、吉林省社科研究“十二五”規劃曆史學學科專家,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外審專家、俄羅斯《烏拉爾曆史學報》等雜志國外編委。

本講座伊始,張廣翔教授介紹了學術界中對于帝俄現代化起始時間的兩種觀點:一是認為俄國從彼得一世時期開始進入現代化;二是19世紀60-70年代的改革才是帝俄現代化的開端。張教授認為,俄國真正步入現代化的軌道始于19世紀60-70年代,尤其是1861年農民改革。張廣翔教授指出,彼得一世時期俄國并沒有完全進入現代化。在政治層面,彼得一世實行君主專制制度與農奴制,并派警察秘密監督,加強了對社會的控制。經濟層面,雖然大力推進了軍事工業,但在輕工業方面仍較為落後;相反貴族壟斷土地,商品流通也不發達,這方面經濟反而落後了。思想層面,彼得一世通過書刊審查加強了對民衆的思想控制。通過對三個層面進行分析得出彼得一世時期俄國并沒有全面進入現代化的結論。

張教授分析了1861年農奴制改革對俄國現代化的影響。俄國财政部成為工業化的倡導者、推動者,進行農奴制改革,推行工商業政策使俄國農業、工業和商業不斷發展,社會結構發生變化,城市化開始出現。國家主張保護關稅、興修鐵路、引進外資等推動着工業革命進程。

張廣翔教授憑借他豐富的學識和深厚的史學積澱,生動而深刻地為我們講解了對帝俄時期現代化的若幹認識,使同學們收獲頗豐。講座接近尾聲,在座同學紛紛就自己的疑惑向張教授請教,張教授針對老師和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一一做出了耐心的回答,贊揚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俄語系學生思考深刻。本次講座激發了俄語系同學對俄羅斯研究的學習熱情,受益匪淺。

現場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