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正文
    07 2018.11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南冥壇席”第五十期學術沙龍成功開講
日期:2018.11.07 點擊:

2018年11月5日上午9點30分,社科樓C115會議室濟濟一堂,“南冥壇席”第五十期學術沙龍如期開講。上海師範大學朱振武教授應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邀請,作了主題為《文學翻譯教與學中的問題與對策》的沙龍分享,學院劉亞儒副教授主持本次活動。

朱教授指出了在文學翻譯的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在文學修養方面,教學主體素養不夠,閱讀量小,學習内容膚淺,缺少欣賞不同文學作品的情趣。其次在翻譯方面,偏重技能,閉門造車,對自我要求不高,滿足于自我欣賞。朱教授提出,翻譯時要堅持緊貼原作、删減冗贅、注疑釋點、力求曉暢等譯事十法;避免言詞晦澀、不求甚解、甚至草率抄襲等譯事十誡。對于如何确處理原文與譯文的關系,朱教授認為翻譯需正确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作者與譯者、讀者的關系。翻譯不能照搬,不可迷信字典,需學習字詞的原意,轉化義,引申義等,依據上下文靈活處理,明晰劣譯與僞譯的關系。他認為不精一藝不談譯,即隻有對原文了解透徹的基礎上才能談翻譯,也才能譯出既符合原文風格又突破原文枷鎖的作品,所以翻譯需照顧到原作的形式,還要考慮到其内容,把握其整體風格,從目标語讀者出發,整體才能樸真、素雅、自然。最後朱教授認為,關于文學翻譯的标準問題,譯者需掌握陌生化和可讀性間的有機平衡,在貼對原文的基礎上保證漢語讀者能夠流暢地閱讀,這樣的譯文才不失為好作品。

在提問環節,師生們就如何讓譯文讀者理解原文及如何準确地翻譯等問題請教朱教授,他認為,翻譯應秉持忠實于原文的原則,要讀懂原文表達的意思,保留原文特有的寫作風格,引起歧義的地方稍作改動即可。

據悉,朱振武教授是文學博士,外國文學與翻譯博士後,作家,翻譯家,上海師範大學外國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英語文學與文化、文學翻譯和中外小說美學比較。已經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課題3項,正在主持國家重點項目一項;出版著作15部,編著50多種,譯著30多種;期刊論文200多篇;報紙文章100多篇;小說、詩歌等創作多種。主持譯介的《達·芬奇密碼》等丹·布朗系列文化懸疑小說及相關研究書籍引起轟動,100多家主流媒體有過專題報道。? (攝影、撰稿:2018級文學碩士 方慧琴)

朱教授在精彩講授中

現場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