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下午,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曆史與文化所所長張廣翔教授應學院邀請,在社科樓C115開了題為《18-20世紀初俄國城市化的若幹問題》的講座,講座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俄語系呂卉博士主持,學院師生到場聆聽了講座。 講座伊始張廣翔教授結合實際情況,以莫斯科和彼得堡的農民數量、來自何方、以何為生、農民文化與城市文化的相互影響為切入點進行研究,梳理了19世紀到20世紀初,俄國城市人口的增長的大緻脈絡,并分析了農村人口的自然增長超過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長,農民成為補充城市人口數量的最重要來源,其占城市人口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俄國城市人口的增長主要依賴農民向城市的遷移,18—19世紀,農民向城市的遷移速度與規模受價格革命、身份證和連環保制度、農村社會結構穩定、農民分化緩慢、工業革命滞後種種因素的影響,農民向城市的遷移時快時慢,時斷時續,且不同地區差異甚大。1861年農奴制改革後, 農民外出打工的限制漸漸弱化,他們紛紛前往加工工業、建築業 、運輸業 、服務業和農業等部門打工或者經商,成為雇傭勞動力市場和城市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提問環節,同學們就蘇聯農業集體化推行的阻力問題和張教授在講座中提到的數據問題提出大膽假設,張廣翔教授就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的細緻解答。
(2019級日筆:汪旺;審核:許環明)
講座現場
現場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