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正文
    30 2019.10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南冥壇席”第七十期學術沙龍成功開講
日期:2019.10.30 點擊:

10月28日上午,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李長栓教授應我院邀請,在社科樓C115為我院師生做了一場題為“翻譯的三個标準‘信’‘達’‘切’及其實現途徑”的學術講座。講座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副院長肖豔玲主持,我院教師和本科生、研究生聆聽了本次講座。

肖豔玲副院長首先給大家介紹了一下李長栓教授的履曆,李教授1996年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至今已有20多年的翻譯實踐,著述等身,享譽翻譯界。在大家熱烈的歡迎掌聲中,李教授開始了本次的學術講座。

講座伊始,李教授由翻譯的基本标準 “忠實”和“通順”展開論述,他表示,忠實就是準确傳遞原文的意思,通順就是語言符合譯入語習慣。其間,李教授結合案例詳細地給大家闡述了“不忠實”與“忠實”、“不通順”與“通順”的翻譯效果。通過案例對比分析和現場提問,李教授說道,隻有忠實和通順還不夠。由此,引出他多年翻譯實踐所總結出的理論:翻譯的标準——信、達、切,李教授表示,“信”就是忠實,要對作者負責,“達”就是通順,要對讀者負責,“切”就是好用,要對用戶負責,“信、達、切”可涵蓋各家标準。緊接着,李教授從“理解——‘信’的抓手、表達——‘達’的抓手、變通——‘切’的抓手”這三個方面具體展開了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李教授結合大量翻譯實踐案例和翻譯方法,深入淺出,使得在場師生深受啟發,大家頻頻鼓掌,以示贊同。李教授妙語連珠式的學術幽默也引得大家時不時地發出歡快的笑聲。

最後,李教授對本次講座做了一個總結,他再次強調了翻譯的三個标準“信、達、切”,并指出“翻譯是通識教育”,我們應該學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一切活動的基礎。肖豔玲副院長表示,通過李教授的講座,受益匪淺,希望在場師生們能夠從李教授嚴謹求實的學術精神和腳踏實地的學術态度中學習進步。本次翻譯學術講座在大家響亮持久的掌聲中圓滿落下帷幕。 攝影、撰稿:2019級英語口譯 張曉旭

講座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