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日下午三點半,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南冥壇席”第三十八期學術沙龍在社科樓C-115如期舉行。本期沙龍的主講人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講座教授、來自澳門大學的徐傑教授,主題為“語法中弱特征[+處所]的激活過程與激活成分”,沙龍由徐貝貝博士主持。
首先,徐教授講解了什麼是弱特征——多數指人和指物的名詞性成分都有一個固有的、來自詞庫的、表示處所的弱特征“[+L]”,而該項弱特征需要得到适當的激活才能順利參與語法活動,發揮其潛在的語法效能。漢語與英語這兩種語言存在系統性語法差異,因而其激活機制也存在差異。徐教授從框式介詞現象、輕名詞現象入手,結合實例為分析總結了這兩組現象的共同點。框式介詞現象、輕名詞現象同為漢語具有類型學意義的特點,兩組現象反映了漢語類語言跟英語類之間的系統性差異。兩組現象中名詞後成分在語義上均不負載重要信息,且名詞和名詞後成分之間不允許插入其他成分。
接着,徐教授指出英文為中性綜合性語言,其激活方式為暗激活;現代漢語為高級分析性語言,其激活方式為明激活。他提出根據方位特征( [+L] )的有無和強弱,可以把名詞短語區分為強( [+Ls] )、弱( [+Lw] )和無( [-L] )三類,這三類短語的處所特征分别是:不激自活、激方能活和激也不活;同時,他還一一舉例講解了它們的激活緊鄰條件以及激活成分。從介詞和方位詞的多重功能角度出發,結合弱特征[+L]的激活,徐教授闡釋了離析“框式介詞”現象,論證了為什麼現代漢語隻有前置詞,沒有後置詞,更沒有框式介詞;現代漢語的方位詞是激活弱語法特征[+Lw]的兩類語法手段之一。
最後,為證明語法弱特需激活這一語言現象的普遍性,徐教授以疑問代詞的焦點特征[+F]為例,指出但是在某些方言中,它是個弱特征,需要激活才能發揮作用。
在交流環節,師生們就弱特征的分類基準是否與音節有關,是否存在過度、“is”與“在”的關系、“這裡”和“那裡”指向性問題、兩組現象是否需要排除“之”的可能性等問題與徐教授展開了熱烈的探讨。徐教授對師生們提出的問題都一一耐心解答。
沙龍現場學術氣息濃厚,徐教授幽默風趣的講解讓在場的師生都受益匪淺;他分享的做學問的兩點寶貴經驗:把複雜講簡單以及去探尋簡單現象背後的深意,令在座的同學醍醐灌頂,恍然大悟。本期沙龍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請大家共同期待第三十九期學術沙龍的精彩開講。
2017級英語語言文學張靖
徐傑教授在講座中
餘興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