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正文
    16 2017.11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南冥壇席”第三十一期學術沙龍成功開講
日期:2017.11.16 點擊:

2017年11月14日下午三點,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南冥壇席”第三十一期學術沙龍在社科樓C-115如期舉行。本期沙龍的主講人為理論語言學博士徐貝貝,主題為“希臘文聖經的《七十士譯本》的翻譯研究”,沙龍由劉亞儒副教授主持。

徐貝貝博士首先闡述了《七十士譯本》的概念,并解釋了選擇這一課題是因為勒弗維爾(Ander Lefevere)在《中西方翻譯思想》一書中指出,西方在翻譯《聖經》時整體采用了忠實原文的的直譯方式,“帶着虔誠和敬畏,《聖經》譯者不敢妄加一詞”,但是勒弗維爾的研究中遺漏了最早的《聖經》譯本--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因而其觀點有失偏頗。

接着,徐博士展現了以“Bibleworks”軟件為工具對古希伯來文《聖經?舊約》和《七十士譯本》的文本進行對比研究的過程,發現在西方《聖經》翻譯中,直譯并非一成不變,意譯同樣存在,具體表現為:添加元素、選用希臘化詞語、删除重複結構和一次多義四個方面,而且這種意譯越靠近章節末端越明顯。

徐博士還将早期西方《聖經》翻譯與中國早期佛經翻譯進行比較,指出兩者都是在無先例可參考的條件下進行的,因而在翻譯時都謹守直譯,較少意譯,但是因為《聖經》的翻譯屬于同族間的文明流傳,文化差異相對較小,使直譯成為可能;而佛經是異族間的傳播,文化的隔閡較大,因而不得不采用一些意譯。最後,徐博士提出未來研究的兩個方向:第一,《七十士譯本》中不同文體對翻譯策略的影響;第二,《七十士譯本》的翻譯策略對于後世《聖經》翻譯的影響。

在交流環節,老師們和同學們暢所欲言,就《聖經》的漢譯、《七十士譯本》中句法和修辭層面的意譯等問題與徐博士進行了交流,徐博士均一一耐心作答。

最後,劉亞儒副教授總結到,學術研究要找到适合的“切入點”;不要局限于現有的方法,學會使用最新的工具;要善于觀察和發現,拓展學術視野,深挖研究問題。

整場沙龍學術氣息濃厚,徐博士的交流讓在場師生對西方《聖經》翻譯的傳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開闊大家的視野。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大家共同期待第三十二期學術沙龍精彩開講。

攝影、撰稿:2017級英語筆譯碩士 梁紅麗

介紹講座人

徐貝貝博士在講座中

講座現場

現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