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講:徐靜波 教授
主持人:殷國梁
時 間:2018年12月7日下午15:30
地 點:社科樓C115
講座提要: 大約在7世紀前後,以中國大陸為中心,形成了一個東亞文化圈,其核心内容大緻是:(1)農耕文明(農耕生活、以氏族血緣為基礎的村落以及部落國家的形成、相應的禮儀祭祀等);(2)漢字和漢文;(3)儒家思想以及部分的道家思想;(4)漢譯或部分中國化的佛教;(5)大部分起源于中國的藝術(包括建築、庭園、書法繪畫等)。此後東亞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越南北部以及琉球以大陸文化為基礎,各自發展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近代前後,在西方文明的沖擊下,東亞文化圈逐漸瓦解。今天,我們有否可能在原先東亞文化圈的基礎上建設一個東亞共同體。本講座将對此展開探讨。 講座人簡介: 徐靜波,複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領域為中日文化關系、中日文化比較。著作有《東風從西邊吹來——中華文化在日本》、《近代日本文化人與上海1923-1946》、《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種形态》等8種,譯著有《白河夜船》、《蹇蹇錄》等16種,編著有《日本曆史與文化研究》等12種。另有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10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各期刊全文轉載。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的首席專家。曾在京都大學、神戶大學等日本多所大學擔任招聘教授。